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2019-06-26 阿拉善盟中心医院 4125

字号:

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官吏选拔和管理,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懂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的道理,在吏治方面留下了很多思想和做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习近平2018年11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是唐朝典籍《贞观政要》中的一句名言,其阐述的是一种人才观,意思是说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得到人才。这种人才观备受前人推崇并流传至今,就足见发挥人才作用对于治国经邦的重要性。

  正所谓:“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要得到人才、选拔人才,首先要充分理解和认识选强配齐优秀人才对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典藏中,有太多关于人才方面的言论,向我们揭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的道理。《诗经》中写道“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是以周朝的兴盛来进行事例论证,指出周文王尊贤礼士,吸引各方人才争相投奔,才使得国势强盛;《材论》中说道“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这是将人才比作国家的栋梁,指出得到了人才,国家就会安定而昌盛,失去人才,国家就会灭亡而受辱;雍正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这是将选人用人同其它事务相区分,指出人才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而我国古代招贤纳士的美谈也说明了人才是兴邦大计。文王渭水访贤、周公吐哺礼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些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人才仍然是第一资源,“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有这种眼界、这种魄力、这种气度”。

  那么,如何识人知人呢?对于这一点,前人也早已为我们提供了经验方法。司马光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告诉我们甄选人才既要看学识也要看人品;白居易的“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则说明分辨人才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旨在强调知事识人的关键在于观察;康熙的“凡居官贤否,惟舆论不爽,果其贤也,问之于民,民自极口颂之;如其不贤,问之于民,民必含糊应之”,更是主张以民众的态度来了解官员主政情况。不仅如此,古人还善于从自身实践出发,将识人辨人的方法总结为“八观六验”“五看鉴才之法”“识人七法”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也有许多内容涉及辨别人才、考察干部的方式方法。他指出,要近距离接触干部,看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世方式、处理复杂问题能力,要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挑选出人才后,又该如何使用好人才?众多鸿儒学士都对用人之法有过精辟论述,而大多数人都认同“使人者,器之”的观点。这里的“器”指的是器皿,即要把人才当做器皿一样,合理使用。韩愈认为“大匠无弃才,寻尺各有施”,这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合理使用,就能发挥作用;王安石《材论》指出“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这是说任用干部要根据人的才能,量体裁衣、安排岗位,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把事办好;顾嗣协所著的《杂兴》中亦有句名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通过将骏马和耕牛,坚车与船只进行比较,同样是告诫执政者应当按照各人专长来分配工作。另外,在任用人才方面,古人还讲究严格考察、赏罚分明等原则,因此便有了“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量功而分禄”“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等名言。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围绕“怎么用人”的问题开展论述,他提出“要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要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加以领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当前,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我们仍然要继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人才阵势,才能不断积累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张謇:安贫乐道 独立自重

  张謇(1853年—1926年),祖籍江苏常熟,清末状元,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不仅造福一方,影响还达及全国。张謇取得的成就,与其接受并践行的良好家风家训密切相关。

  与历史上诸多名人自己撰写家训不同,张謇家训辑自汉、宋之间7位古人诫子名言,以《家诫》名之,镌刻于石屏,立于庭院。《家诫》汇集了古人修身养德的许多警句,如“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勿妄与人接”等。张謇之子张孝若在他所写的父亲传记中将《家诫》的主旨概括为8个字,即“安贫乐道、独立自重”。这不仅是汲取了古人家训精粹,更是张謇对其家族历代家风的传承与凝练。

  张謇在《家诫》开篇中说,“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述训》是张謇年轻时奉父命所写,记述了家族的传承和演变,尤其是家族的优良家风。张謇曾追忆父亲“强立好义”,“虽贫,不求援于富室;虽为农,不降诎于有势力之人”。并忆起父亲时常教诲:“从古无穷人之天也,人而惰,则天穷之。”“轻重者,植骨贵贱之征,人莫贱于轻,莫贵于重。”而张謇之母也曾在他入幕地方官府时告诫,“君子不轻受人恩”,以保持“独立自重”的品格。

  张孝若曾这样写道:曾祖耐得穷苦,有骨气,教导祖父极为严正不苟;而祖父居心仁慈,克己勤苦,爱惜物力,无微不至,即便儿子(指张謇)贵了,名气大了,仍不脱乡农本色;家里的一种安贫乐道、独立自重的家风,由曾祖传给祖父,祖父再传给父亲。

  张謇一直践行勤俭持家的准则。他在写给夫人的一封信中说:能安居有饭吃有衣穿者,便是幸福;余家须一切谨慎勤俭,衣服不必多做,每日菜蔬,一腥一素已不为薄,须是将债还清。类似言论,在张謇家信中多有所见。

  在教导孩子时,张謇亦着重培养其“安贫乐道、独立自重”的品格。张孝若记述说:小时候父亲管教极为严厉,总是讲从前家世贫苦的状况和做人要艰苦自立的道理。张孝若离家到国内外读书游学期间,张謇不时写信予以严切鞭策。信中有云:“儿经今年之阅历,当悟人生信用,作事作人一而二二而一,若人格无亏,则事即艰厄,不至失败,即失败而非堕落,反是则事败而人随之矣,儿须时时加检。”“儿见各国元首要人,务须诚笃谦谨而以礼自持,固不可亢,亦不可卑。”“与人交,岂可使人轻,岂可不自重……方当壮年,正宜强自树立于纯白之境,未可妄自菲薄也。”张謇用语虽然严正,但其中所寓慈爱之情溢于言表,张孝若每次接到父亲来信,都要读好多遍。正是在张謇的影响下,张孝若养成了朴实谦谨的性格,直到18岁才开始穿羊皮袍和吸一二枝香烟。张謇夸赞他说:“我难得有一个和我一样不爱钱财的儿子。”

治家教子必以其道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广大党员干部要身正教子,更要从严教子,不仅要严格约束子女守纪守法,还应当引导子女修身立德、成人成才,这才是正确的治家教子之道。

《庄子•外篇》载有这样一则寓言:“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侯用自认为最好的酒肉和音乐来供养海鸟,实际上却违背了海鸟的天性,爱鸟最终却变成了害鸟。

无独有偶,冯梦龙《古今谭概》中也有个“翠鸟移巢”的故事:“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翠鸟因为担心雏鸟从高处坠落,而将巢穴一再下移,反而让雏鸟陷入被人捉住的危险。

无论是供养海鸟还是抚育雏鸟,“爱之反而失之”,其原因就在于过分溺爱,反倒令其失去了很多成长中该有的经历和磨炼。

推而论之,治家教子也是这个道理。先贤圣哲不仅注重自我修养,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倍加重视。如,清代郑板桥教育子女,读书、中举、做官都是些小事,第一要务是明理,做个好人。他还专门为子女定下规矩,要忠厚待人,不可凌辱婢仆,不可锦衣玉食。又如,清代曾国藩官至高位,但始终保持清醒:“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再如,清代林则徐对于是否该留钱财给子孙亦有精辟见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在当今,也有许多优秀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作风过硬,而且是廉洁齐家的模范。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在衢州市任职期间,其子谢新彪转业被分配到他所分管的下属部门工作,谢高华知道后坚决不同意,说“只要我管的地方你就不能去”。又如,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对儿女要求也极其严格。其子袁中印在担任蛇口免税公司总经理期间,有一次下属犯了错,袁庚却狠狠地批评儿子,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也说明管理有漏洞,应该引咎辞职。袁中印咬牙辞职承担责任,并且听从父亲的告诫,在外办事从不打父亲的旗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并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中,对“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违纪者将受到相应处分。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内法规加以规范,将道德约束变成纪律“硬杠杠”,不仅说明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家教不是小事私事,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生动体现。

正所谓,“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广大党员干部要身正教子,更要从严教子,不仅要严格约束子女守纪守法,还应当引导子女修身立德、成人成才,这才是正确的治家教子之道。

警钟长鸣

掩耳盗铃式的贪腐难逃法网

——浙江省绍兴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何加顺

违纪违法案例剖析

“被留置后的那些日夜,我经常彻夜难眠,处于深刻反省和强烈自责中。”2018年4月11日上午,浙江省绍兴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何加顺站在审判席上坦言。

据台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0年至2013年下半年间,何加顺利用担任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柯桥区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房产销售、项目建设等请托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559万元。

2018年7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何加顺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随案移送的象牙雕观音像、犀牛角盘、青田石雕艺术品等8件贵重物品,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退缴的赃款人民币196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他曾多次拒绝贿赂——

“震慑很大,不敢冒风险收现金”

何加顺在忏悔书中感慨,自己也曾是个“不图所有”的干部。

1984年,他在参加工作第一年,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立志勤勉工作,为地方发展做贡献。此后,何加顺的仕途一直顺利,从一名普通科员不断被提任,2006年初,赴新昌担任县委书记。

对于刚当上县委书记的何加顺来说,命运恰逢其时地给他安排了一堂生动的廉政教育课。彼时的新昌,刚刚经历了一场反腐风暴,多名县级领导干部因为收受礼金被查处,这让何加顺第一次近距离受到了警示教育。

“这对我震慑很大。”身陷囹圄的何加顺后来多次提及此事。那时,这位新任县委书记对各种诱惑尚抱有警惕之心。

然而,担任县委书记后,何加顺渐渐放松了自我要求。2010年,他升任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各种不同目的和动机的人随即向他发起了更强的攻势,何加顺曾给自己确定的原则也渐渐松动了。

“那时我已经有了矛盾心理”,何加顺说。从收受烟酒、衣物、保健品开始,他收受礼品的态度慢慢从“想退”,到“想退未退”,再到心安理得接受,甚至把“我为你办事、你自愿送我物品”视为常态,“只要不讨、不索就是”。

曾经的“不图所有”,逐渐变为只要不冒风险、不收受现金就好。

贵重物品就不一样了。在何加顺看来,这些东西外观不起眼,但价值不菲,即使组织查到也可推说不清楚价格进行抵赖,同时也能满足他身为县委书记“对生活品味的追求”。2011年,何加顺利用担任绍兴县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洪某的公司在绍兴县某印染污泥处理项目建设上提供帮助,洪某奉上一件价值279万元的“长瓜扁豆”青田石雕艺术品。这一次,何加顺没有拒绝。

 

底线一旦失守,便一发不可收拾——

“诱惑多了,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何加顺的“雅好”让别有用心者找准了方向。在一些企业老板的强大攻势下,他的贪婪不断升级。

2011年,某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沈某希望何加顺在某房地产项目销售方面提供帮助,颇为“识趣”地于2011年春节前、2012年春节前、2012年下半年分别送来价值人民币4万元的象牙雕观音像1件、价值8万元的象牙雕螃蟹一对,以及犀牛角盘、犀牛角杯各1个。

2012年前后,绍兴某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赵某拜托何加顺在某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方面提供帮助,何加顺通过打招呼、主持召开会议等方式帮其办妥相关事项后,赵某也奉上了两根价值8万元的象牙。

在当上县委书记后,何加顺认为自己权力变大了,能力不差、工作没少干,可以说“为当地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更加向往过上滋润的生活。

“总开关”出问题,权力运行自然脱轨。在何加顺的袒护下,洪某的企业未通过招投标就取得了绍兴县某印染污泥处理项目的建设权,绍兴县还专门下发文件,将全县印染污泥处理给洪某的企业。2012年7月,为继续求得帮助,洪某向何加顺夫妇表示,称愿意将2006年购买的一套杭州富阳别墅以173.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他们。为了让何加顺安心收下,双方达成协议,洪某置换何加顺夫妇在绍兴市区的一套价值156.4万元的商品房,另外再拿了一笔21.3万元的钱作为差价及相关利息,以掩人耳目。

事实上,何加顺拿到相关合同时就已知悉,税务部门是根据354.1万元的价格对洪某在杭州富阳的别墅计征契税,明知洪某是以远低于市场价售房的方式向其输送巨额利益,仍然予以收受。

此时的何加顺已甘于被“围猎”。明知已入歧途,却不悔改;明知破纪破法,却不止步;明知加速堕落,却不收敛。

纵容家人与商人“深度”交往——

“没有管住自己,也带坏了家风”

2017年5月,浙江省纪委监委第九纪检监察室收到问题线索,反映时任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加顺的妻子、岳父在市中心医院治疗时住VIP病房,费用却按普通病房结算。

经调查核实,为求得何加顺对医院工作的支持,医院对原本一个病房两人的床位费,没有按规定的580元/天标准执行,却按医保报销额度55元/天收取,两人合计少付床位费17.5万元。何加顺在得知其岳父、妻子少付床位费的情况后,没有补交相关费用。

在追求物质享乐中,何加顺不仅没有管住自己,与老板勾肩搭背,也纵容家人与商人“深度”交往,带坏了家风。

商人洪某为使自己的污泥处理项目顺利开展,曾多次到何加顺家中拜访,与其妻张某逐渐熟悉。2013年,为求得何对项目二期的支持,洪某专程跑到张某单位送给她一个翡翠手镯。对此,何加顺并没有提出让其退回。在杭州富阳别墅的置换中,张某也参与了看房、领证等环节。

“所有这些都是我平时没有严格执行党纪党规,按要求管好家属所致。”何加顺在忏悔书中写到。庭审当天,在何加顺被法警带离时,面对庭下哭成一片的家属,他泪流满面,频频回首。

“政商之间一定要保持好‘亲’‘清’关系,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还是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好,不要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何加顺悔之已晚。同时,他也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警示广大干部,一定要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这三笔账,否则会一步错、步步错。

“诱饵只是外因,鲤鱼上钩,终究是因为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何加顺明知其中之理,仍然丧失警惕之心,失去自律之志,伪装权钱交易,掩盖受贿事实,最终难逃惩处。

迷失在私心和物欲泥潭中

——云南省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陈云生

违纪违法案剖析

“最想跟女儿说我对不起她,她内心深处可能也看不起我,有这样一个父亲,也许是她一生的耻辱。”云南省原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陈云生悔不当初,愧对家人。

2018年4月13日,陈云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曾经,陈云生坚信集体荣誉要高于个人荣誉。高中毕业后分配到连云宾馆,陈云生从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做起,30年来经历了省政府接待办各个阶段的岗位调整,从接待科副科长到省政府接待办主任,逐步成长为一名正厅级干部。早年间他一直努力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将集体利益看得很高。1999年昆明世博会圆满举办后,接待处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发的特别贡献奖,是集体荣誉。

“那时候公家的钱装在这个包里,私人的钱装在别的包里,不混在一起的。”随着职位的提升,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下属单位逢年过节都要来慰问,陈云生不知不觉开始迷失自我,在成绩面前算起了个人的小账。

“我觉得我做出的贡献很多,他们来看望我,给我送点礼金,是应该的。”迎来送往中,陈云生的心态一步步失衡。

“他坐的车比我坐得好,他吃饭的标准比我的标准高,而且他们拿的是年薪几十万,我是拿月工资每个月几千块钱,所以就有一种比的心态在里面。”

讲排场、比待遇让陈云生迷失在自我膨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逐渐从受贿到索贿。2007年,陈云生担任海埂会议中心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时,一次性向建设投资方索要人民币30万元。

2011年3月,陈云生的工作岗位有了变化,从省政府接待办调到了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他错误地认为是组织亏待了他,自己在工作上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从此,他的心态再次发生了变化,不仅经济上走向了贪婪,工作上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对单位的工作不管不问,对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也耍起了官威。

邪气入内,正色乃衰。从受贿到索贿,一发不可收拾。陈云生把履职变成推责,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个人利益得失上,以工作调动、干部提拔、住房分配等为由,明目张胆以借为名“杀熟”,向同事索贿的金额达300多万,其中以孩子出国留学缺钱的名义,先后两次向刘某索要90万元。

“我想试探一下,他对我还是不是很‘忠诚’,我打了一个电话给他,原来承诺给我的还兑不兑现,他就拿了40万给我,我也就收下了。”

2012年至2014年,陈云生任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期间,伙同办公室工作人员彭某在向下级分配拨付经费过程中,以解决省计生委食堂补助经费的名义,向昭通市卫计委,文山市、个旧市等12家卫计局索要金额共计220.29万元,归两人使用。

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弱化。翻看陈云生的忏悔录,字迹潦草,错字连篇。陈云生自己也说,平时很少学习。

“作为一个正厅领导,陈云生是我遇到的最不爱学习的干部。最简单的,我们做完每份笔录,都要让他签几个字:以上笔录我已看过和我说的一样。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他可能都会出现两三个错别字。”办案人员很吃惊。

在陈云生的字典里,把会来事、揣摩领导心思当作自己的主要工作。久而久之,陈云生记住的总是那些没有送钱的同志。后来,陈云生也因为轻信下属彭某,不断向基层卫计局索贿,直至东窗事发,被组织审查。

“我十分后悔,对不起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关心,对不起一直以来对我教诲过的领导和帮助过的同事,对不起我的父母,对不起我的子女。我的错误和犯罪事实清楚,教训惨痛,危害极大,有损了党的形象,我认罪。”陈云生忏悔道。

铁的事实证明,只有严守党的纪律,才能守住为人、处事、用权的底线,才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守住廉洁的底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清风文苑

想为敢为 勤为善为

  今天的改革,动“奶酪”的硬仗多了,取舍“两难”的矛盾多了。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为敢为、勤为善为。这既是勉励,也是鞭策。

  葆有“想为”的境界。想为是一种主观上想做工作、想干事情的思想自觉,也是一种想做好工作、干成事情的价值追求。想为是打头的,只有想为,才会去做。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当下,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翻越,还有许多“隘口”“激流”要征服,必须葆有主动作为的精气神。

  砥砺“敢为”的担当。敢为是一种气魄和胆识,是迎难而上、向险而行的勇气,是锐意进取、踏浪前行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各级党委政府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担当史。我们之所以能开启“强起来”的时代新篇,靠的就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凭的就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的那一股子气、一股子劲。敢为不是任性乱为、恣意妄为,有的领导干部为个人政绩“贴金”、前程“涂粉”,不顾实际大搞“政绩工程”,罔顾群众意愿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如此作为,只会失去人民信任,损害改革开放事业。

  锻造“勤为”的作风。“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勤为是宗旨所需、成事之要,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要始终坚持“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把民生改善放在肩头,办好该办的事,千方百计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杜绝庸、懒、散,告别虚、浮、拖,以“马上就办”的行动干事,用汗水浇灌党和人民的事业,用双手推动改革开放“大潮奔涌逐浪高”。

  练就“善为”的本领。善为展现的是技巧与方法,体现的是能力和素质。善为是克服矛盾困难、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善为就要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善于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善于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有了金刚钻,才揽得瓷器活”。善为的能力和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一届党委政府任期的增长而自然提升,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来提升、经年累月的实践来增强。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为”字。想为敢为,勤为善为,以有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命融进祖国的山河

  一场大火,所掠之处,生死相隔,也将30个名字,镌刻在了我们心里。

  经四川省政府请示,国务院批准,4月4日,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降半旗,向在扑救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0位英雄志哀。上午,四川木里“3•30”森林火灾扑救英雄群体追悼大会在四川凉山州举行。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扑救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30名同志为烈士。

  下降的国旗,承载着英烈的分量,诉说着沉重的哀思。英雄与普通人的区别,或许就体现于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行进方向不同。30位英雄,选择了向火场前进,为的是遏制火魔,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之中,有中队长,有排长,有班长,有新兵,他们也是被爱着的丈夫、爸爸、儿子,是哥哥、弟弟、好友。从最后一条朋友圈发布“再出发,求安慰啊”,到一听到命令便迅速中断与父亲视频聊天,“我们马上要上山救火”;从原本打算退役之后去读大学,到用婚照当朋友圈背景;从向妈妈保证“一定不当逃兵”,到再也无法实现的陪姐姐“爬长城、看故宫”……英雄的日常叙事,蕴藉着平凡而感人的力量。谁不热爱生命?谁不眷恋亲情?但这个世界上的凶险,总要有人去面对,于是他们选择成为了最勇敢的那群人。

  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都是血肉之躯,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把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在对职业的坚守上,对公共安全的呵护上。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他们将“平凡”与“伟大”画上了等号。关于牺牲、关于使命、关于奉献,他们从未想过做英雄,却用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挺身而出的选择,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

  有一首歌这样唱:“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凉山30名救火英雄的事迹与近日正在广泛开展的“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活动交相辉映,映照出了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和英雄精神。每一位为国家利益献出生命的英雄,都值得敬仰。无论是帮英雄寻亲、接英烈回家,还是举行哀悼仪式,无论是立法增设烈士纪念日,还是施行英雄烈士保护法,都让全体中国人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读出了国家的温情——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也是一个敬畏英雄、崇尚英雄、关爱英雄、铭记英雄的民族。正如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越是国泰民安、幸福易得,那些曾经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的英雄们,就越应被世人铭记。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人心即名。”愿取一瓢大凉山最纯净的水,轻轻地撒在救火英雄们炙热的胸膛上,愿它散去那残留的山火,归还那水般清澈的灵魂。这个清明,让我们在缅怀中传承,将感动化为前行的力量——在热血铺就的长路上,在生命熔铸的丰碑前,努力成为无私、无畏、无愧的“大写的人”。


推荐新闻

细实之处见真功

写有“奋斗”的半面旗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敬宗睦族积善余庆——王羲之家训的...

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党总支关于深化巩...

不以陋规陋吾心

  • 急救/总值班/投诉电话:120 / 0483-8770794 / 8770881

    地址 :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东城区雅布赖东路

  • 门诊咨询电话:

    0483-8338880

    (工作日上午8:30-12:00 下午15:00-18:00)

  •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网站建设: 国风网络